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恒力化纤作为化纤龙头企业,率先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依靠数据驱动的创新、决策机制,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力化纤”)成立于2002年,是“世界500强”恒力集团化纤板块的主体企业,工业丝产能全球第一。作为国内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之一,长期致力于通过产业规模化、产品差别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打造国际一流的聚酯纺丝工厂,引领行业发展。 我国作为涤纶纤维的生产大国,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关键时期。化纤生产存在多工艺段、多产线并行的规模化制造特点,同时,因其复杂性导致存在装置分段式运作、数据链不完善、产业链协同管理能力低等现象。对此,恒力化纤在行业内率先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核心目标是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重构生产体系,构建"效率—创新—绿色"三位一体的新型工业生态,突破效率与成本天花板,攻克质量与柔性生产难题,打造绿色制造标杆,从而巩固行业龙头的竞争优势,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恒力化纤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为抓手,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恒力化纤通过引进全球领先的聚酯纺丝生产设备,配套在线添加、自动清板、自动落筒、智能外检、自动包装、AGV转运及智能立库等,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依托恒力集团自主开发了HENG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ERP、MES、DCS、WMS等系统,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和物联网技术,将设备层、控制层和服务层的硬件设备无缝联接,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架构,关键设备联网率100%,实现产线柔性化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支持在线智能检测、质量追溯与分析改进、设备运行监控、智能仓储、污染物在线管控等功能。 通过装备、软件及基础网络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构建了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集团内制造资源充分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形成了从计划调度、生产控制、产品检验、包装存储到销售服务全流程的智能高效运营模式。 此外,HENGLINK平台还支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及全员数字化管理等场景,为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全面赋能企业迈向数智精益管理的新高度。 恒力化纤智能工厂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开发HENG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企业需求自主设计数据结构、应用场景及核心流程,确保业务独立性和可控性;集成熔体直纺与切片纺技术,打造了全国最大柔性化智能生产线,支持多品种、小批量定制生产;全厂整体规划,突破了旧厂房、旧设备的限制,新增多套智能制造装备,完成了百万吨级聚酯化纤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树立了智能化转型的行业典范。 与建设前相比,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耗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建设后,生产效率提升14.10%,产品不良率下降19.03%,库存周转率提升5.05%,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12.77%,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5.16%,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在智能工厂建设中,恒力化纤成功构建全流程智能化架构,通过引进先进硬件设备实现生产自动化,并量身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多套管理系统完成数字化管理转型。针对建设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如设备异构导致的系统割裂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问题,通过开发统一数据接口,部署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通过部署区块链溯源技术,建立权限隔离机制,确保网络安全。在成绩取得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初期重数据采集轻分析,未能充分赋能决策;作为筑峰强链企业,与上下游的智能化协同水平及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均有待提升,未来需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推动构建产业链工业数据平台、积极探索装备国产替代,将企业智能化的单点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群体动能,最终实现从“筑峰”到“强链”的战略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