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重磅发布”环节,多家南京企业榜上有名
昨天上午,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孙中元摄
参会嘉宾步入会场,观看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历届回顾展板。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孙中元摄
权威发布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徐宁)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式上,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总决赛结果揭晓,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企业纳博特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黑马”,夺得一等奖。此外,我市多家企业在“重磅发布”环节有所斩获。
作为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系列活动之一,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以“创新筑梦,智造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装备创新、软件系统创新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创新三大赛道,设立东、西、南、北四大赛区,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
经过形式审查、专家文审、路演评审、网上投票和公示等环节,以及80余名业界权威专家评审,从近1000个企业中遴选出了30个创新成果突出、引领作用显著、推广价值明显的智能制造装备、软件系统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最终,纳博特等3家企业获得大赛一等奖,另有9家企业获得二等奖、18家企业获得三等奖。
当结果揭晓,大家都很好奇纳博特这匹“黑马”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公司2015年12月在南京成立,潜心6年研发,主攻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软件,在这条细分赛道上,已经做到了国内领先。”纳博特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刘元建说,这次获奖可谓厚积薄发。
刘元建介绍,公司推出的平台级软件,面向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厂商,相当于给具有“四肢”的机器人安装上会思考的“大脑”。此次参赛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项目,因为从底层到应用都是自主创新研发,受到评委们一致好评。
据了解,纳博特成立后前几年,都处于研发沉淀阶段,直到2019年才开始出货,当年销售近1000套,去年达到2000套,今年将有望突破5000套,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目前,该公司已与五菱、比亚迪、富士康等展开合作。
“此次获奖不仅是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也能够通过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企业认识我们。”刘元建表示,纳博特的研发方向正在从工业机器人赛道持续深入、延伸到更多行业和领域。
开幕式上,发布了11家2021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南钢集团成功入选。菲尼克斯申报的“MOMnext新一代制造运营管理平台”成功入选“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专家论道
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大而不强”怎么办?
周济:学校教育、继续教育须齐头并进
“智能制造,人才为本。”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要把人才放到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最基础、最根本的位置上,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智能制造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产品、生产、服务等制造全生命周期,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今后15年,正是“智能制造”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才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人才是第一资源。周济说,我国在造就智能制造人才队伍方面,具有巨大的人力资源规模优势,然而这并不等于人才优势,在人才质量方面,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质量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大而不强,同样表现在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上,特别表现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上。”周济说,这是“短板”和“劣势”。
因此,推进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智能制造是典型的技术融合和系统集成式创新。”周济说,智能制造人才需要具备技术融合和系统集成式创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成为技术融合和系统集成式创新人才。
培养和造就的智能制造高质量人才包括三方面:数以千万计的掌握制造技术、熟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精通智能制造技术、具备实战能力、善于解决工程问题的智能制造高技术人才;亿万热爱制造、知识先进、技术精湛、能工巧匠型的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智能制造管理人才,尤其是企业家。
周济说,需要在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两条战线上齐头并进,教育和培养智能制造高质量人才。
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制造专业的学生从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毕业加入制造大军,成为国家制造业智能升级的生力军,“我们要倾力提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质量,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训练,着力提高他们智能制造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我国制造业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智能制造新生力量。”
此外,我国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数以亿计的产业工人,这支队伍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最重要的发展优势。“这支队伍需要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周济表示,要努力使他们都能接受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能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实现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形成浩浩荡荡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宁
产业进展
西门子中国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落地溧水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徐宁) 昨天上午,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门子中国在溧水落地了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将于明年年初全面投入使用。
“智能制造是未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工业体系全面的互联网大国,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开幕式现场,肖松在题为《开放、融合、创新引领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表示,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意味着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三个融合,即IT和OT的融合、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和低碳化的融合。利用数字孪生,可以通过数据的洞察持续改进真实世界中的产品、生产与服务,为企业在速度、柔性、质量和低碳方面不断创造价值。“我们应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由全到优、创新升级。”
肖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落地溧水的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座数字化工厂,也是西门子中国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将在明年年初全面投入使用,并在落地后不断进行优化和迭代。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该工厂生产效率将至少提高20%,产能增长近2倍,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近20%。”肖松说。